圖為新聞監督與記者責任暨《中國名記者》出版座談會會場
  人民網11月20日電(趙光霞)由清華大學、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新聞監督與記者責任暨《中國名記者》出版座談會今日在京舉行。中央軍委原副主席、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遲浩田出席座談會,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傑出席座談會並講話。全國政協委員、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李東東等發言。
  柳斌傑指出,《中國名記者》叢書就是為新聞工作者的代表人物著書立傳,要成為名記者、成為國際上有影響的記者,就要從前輩身上汲取營養豐富自己。他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國際傳播力建設,已經把中國傳播力建設提到重要位置,剛剛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特別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而傳播力建設,最根本的就是加強兩支隊伍建設,一是記者隊伍,二是傳播隊伍。他強調,我們的新聞記者隊伍從整體上來看是優秀的,能與時俱進地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傳播任務,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虛假新聞、有償新聞、敲詐勒索、追求低級趣味等。要建設一支人民依賴的新聞記者隊伍,開創新聞傳播的新局面,必須嚴格新聞記者準入制度,切實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來指導理論研究和新聞實踐,堅持實事求是的新聞作風,堅持新聞職業道德規範,堅持“三貼近”原則,堅持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來傳播好中國聲音。
  結合《中國名記者》叢書的策劃編纂工作,李東東就新形勢下新聞記者如何承擔好歷史的重任提出自己的觀點:重溫歷史、重讀經典,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會從中找到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李東東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站在時代的新高度,開啟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這一新的偉大革命,又一次吹響了向實現“兩個百年”夢想目標衝刺的新號角。面對新使命,當代新聞工作者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新起點上,責任重大、大有作為。當代新聞工作者要承擔好這一重大歷史使命,亟需從前輩優秀記者身上汲取營養和智慧。前輩身上所體現的愛國情懷、敬業精神、過硬本領,足以讓我們強身健體、闊步前行。她認為,身處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新聞記者應像前輩記者們一樣,秉持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出以公心、守住底線,在價值多元中呵護良知,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唯此,才能擔當好責任、履行好使命、書寫好歷史,不辜負社會和時代寄予新聞工作者的厚望。
  座談會上,圍繞新聞監督與記者責任這一主題,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劉建生,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報社原社長、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副會長黃國柱,北京中文在線數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童之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倪寧,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張曄等多位代表作了發言。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做好新聞監督是記者的神聖責任;與此同時,新聞記者也要做好“自身監督”,以更加嚴格的自我約束切實維護新聞媒體的公信力。
  據介紹,由柳斌傑任主編、李東東任副主編的《中國名記者》叢書編纂工作去年6月正式啟動,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分20捲介紹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我國新聞事業初期直至改革開放的當代共400位傑出記者,內容包括他們的新聞成就、生平事跡、代表性作品選登和價值評析等。其中,代表性作品達一千多篇。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目前這套叢書的前六捲已成形,首批兩捲今年11月出版。
  與會嘉賓認為,叢書所收錄人物不僅在中國新聞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對中國不同時期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展示百多年來優秀新聞記者的思想、業績與精神,總結其新聞實踐的經驗和價值,不僅是對前輩新聞記者的緬懷和紀念,也將引導和激勵今天的新聞記者更加奮發有為、銳意進取。
  活動現場,與會領導向新聞媒體及高校學生代表贈送了《中國名記者》部分圖書;李東東還和著名書法家盧中南、李洪海一起向清華大學贈送了《清華賦》《廉潔奧運賦》書法作品。
  (原標題:新聞監督與記者責任暨《中國名記者》出版座談會舉行)
(編輯:SN0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f62qfmq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